false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恒生18萬確診保障爆發爭議?7個重點講來龍去脈

2022-03-24 6分鐘閱讀
Controversy-on-the-HKD-180000-Covid-Diagnosis-Coverage-from-Hang-Seng-Insurance-kv.png
恒生保險今年初曾推出一項「新冠肺炎確診附加保障」(簡稱「恒生18萬保障」),只要購買合資格保險產品隨即附送,當通過21日冷靜期及保障期符合後,並獲註冊醫生證實確診新冠肺炎後,即可獲得18萬港元賠償,引起不少人爭相購買。
 
但現時坊間卻指該公司拒保及未能成功索償,因而引起爭議不斷。10Life今次希望以7個重點,將「恒生18萬保障」整個故事來龍去脈呈現,並提供解決方案。
 
1.為甚麼恒生這個18萬保障大受歡迎?
 
市場對「恒生18萬保障」反應熱烈。首先,這個恒生確診保障條款高得「誇張」,投保人只需要經恒生買一些簡單平價保險產品即可獲得,例如一名年輕人以幾百元買一份定期人壽,保障期內一經註冊醫生證實確診即賠18萬港元。第五波疫情爆發之前,香港曾是抗疫「模範生」,但Omicron來襲,傳染性極高,市民更希望得到確診保障。
 
市場上曾經有保險公司提供類似的確診保障,但保障遠遠不及恒生賠償額高,第五波疫情殺到時,提供確診保障的保險公司已寥寥可數;到2月時,有網民發現這個超強的保障,在討論區熱烈討論,令某幾日投保人數大升,而保險公司承保風險亦急升。
 
2.為甚麼坊間近日對這間保險公司投訴較多?
 
「恒生18萬保障」推出後,香港的確越來越多人確診Omicron,至今已經破100萬人,投保人自然希望盡快獲得批核保單,並待冷靜期完結後,18萬港元確診保障隨即生效。
 
不過,大家在社交平台或許都留意到,不少投保人稱被保險公司拒保,或是被指填寫資料錯誤,因而未能成功獲得「恒生18萬保障」;有些則在確診後需要索償時,遇上理賠困難。
 
圖一:在facebook上帖文出現的有關爭議例子一覽
 

 
 
3.有客戶被「行政原因」拒保定期人壽,合理嗎?
 
在保險角度,「行政原因」可謂千變萬化,有機會是保險公司內部因素,有機會是與投保人背景相關,基本上除了公司本身外,外人很難得悉甚麼是「行政原因」。
 
圖二:社交平台上有用戶表示因行政原因被拒保
 

 
 
以客戶角度而言,很多時候金融機構(不止是保險公司),在拒絕提供服務時均歸咎於「行政原因」,例如究竟是寫錯地址?還是投保人是恐怖份子?我們認為,投保一些較簡單的保險產品例如定期人壽,保險公司以「行政原因」拒絕申請其實並不合理,並應該向投保人解釋清楚。
 
當然,若果我們從保險公司角度思考,「恒生18萬保障」明顯是因為保險公司未有因應疫情風險急升而調整保障及定價。以現時香港有100萬人確診為例,若果極端情況有10萬人因為「恒生18萬保障」而投保,恒生有機會賠償180億港元,對於保險公司本身或構成重大風險。
 
4.有客戶申請定期人壽十多日後,才被指填寫資料不正確,合理嗎?
 
如果申請保單時打錯資料、或出現手民之誤,保險公司會要求有關申請人修改資料,這或許會影響送遞保單日期,視乎保險公司的實際運作流程。若果保單送遞日期延遲,令冷靜期較遲展開,額外確診保障將會較遲才生效。
 
不過一般而言,簡易的人壽保險通常很快會獲批,因為結構簡單及網上申請及核保,大部份情況會即日批出。如果批核時間過長,投保人要問清楚保險公司原因,有機會是申請人數太多、或疫情影響保險公司運作等等。
 
5.索償時候,保險公司說我的確診紀錄不正確,為甚麼?
 
恒生最初推出的18萬保障提到:「若持有合資格保單受保人不幸在香港經註冊醫生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並提供有效證明文件作確診之證明,有關保單必須在受保人的2019冠狀病毐病確診日期仍然生效,方可獲得賠償。」
 
此條款適用於在今年1月1日至2月10日買入合資格保單的投保人,並通過21日冷靜期,4月30日前一經確診,恒生即賠18萬港元。
 
但恒生最新上載的FAQ(常見問題)指出,保單持有人需要經註冊醫生根據2019冠狀病毒病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核酸檢測結果作出診斷,初步陽性或快速測試呈陽性不能夠成為索償的理據。而當初並未有列出這項條款。
 
這個對於消費者而言是具有爭議性的,因為香港政府容許快速測試呈陽性的人士透過網上系統直接登記陽性結果,毋須再經過核酸檢測確認,可直接獲視為陽性個案,亦即是確診,毋須再作核酸檢測。
 
圖三:網上有關受保人向恒生索償之爭議
 
 
6. 我想投訴被拒保或未能索償,有甚麼途徑?
 
拒保、理賠爭議在保險業界不時發生。當大家認為自己作為消費者權益受損時,首先應紀錄相關情況,並找保險公司了解。若果未有合理解決方案,香港保險業有投訴機制,包括向保險投訴局保監局作出投訴,保障自己權益。
 
7. 買這類新冠肺炎額外保障時,要留意甚麼?
 
坊間新冠肺炎保障較多以免費附加保障形式推出,即買一份指定保險產品就送附加保障。
 
市民希望透過購買保險產品去獲得這些附加保障前,一定要留意條款,例如保障期甚麼時候開始?甚麼時結束?清楚明白條款後才投保,若果不明白則要向有牌保險顧問查詢,否則索償時才翻查都已經太遲。
 
另外,如果本身為了獲得免費附加保障而購買保險產品,要先問自己這些保險是否有需要?切勿因此而買入不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亦要留意所付出保費。另外,投保人亦要保留及下載有關免費附加保障形式條款及細則。
 
註:
1. 本文由10Life從不同途徑搜集市場資料製作而成,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沒有考慮任何個人需要及合適性,亦不應被視為銷售建議。投保前應與持牌保險顧問商討適合自己的保險方案,並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
2. 本文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3月25日
 
10Life 編輯團隊

團隊成員由一群資料搜集員組成,主力保險相關資訊研究。

10Life 編輯團隊

團隊成員由一群資料搜集員組成,主力保險相關資訊研究。

免責聲明

10Life 產品評級和評分由10Life Financial Limited(獲保監局授權持牌保險經紀公司,保監局牌照號碼為FB1526)所制定。10Life 產品比較和10Life保險評分乃根據產品資料、事實陳述以及數據,並以一般消費者作為假設對象,從而作出數學運算,並不受與保險公司任何形式商業合作或所獲得費用影響。 10Life平台上之任何資訊(「10Life資訊」),包括但不限於產品比較、產品評分、網誌文章等,僅供一般教育及參考用途,並不構成或意圖構成任何受監管建議、保險、金融、投資或其他專業建議、推薦、核准、認可、邀約、銷售保險、金融或投資產品。10Life資訊並沒有考慮閣下之個人需要,閱覽有關資料亦不應被視為正在進行個人合適性評估,亦不足以構成任何購買保險產品決定的依據。購買任何保險產品或進行有關保險決定前,閣下應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自己進行研究,及/或尋求持牌保險中介人的獨立及專業意見。10Life資訊是以最大努力從不同渠道收集、驗證、更新而成。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關連人士、代理、董事、職員、員工將不會就有關資料引致的索償或損失負上任何責任。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亦概不保證或擔保有關資料之準確性、完整性和適時性。 如閣下對10Life產品評級和評分有任何意見,歡迎電郵至 enquiries@10life.com

WeChat icon
Whatsapp icon
Enquiry icon Close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