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lse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CEO觀點

【CEO觀點】「全數賠償」醫療保險的謬誤

2022-10-12 5分鐘閱讀
Full-Coverage-Medical-Plans-The-Insurance-Fallacy-tc-kv.jfif

一間電視台最近聯絡10Life,就一宗拒賠個案尋求專家意見。曾任保險公司銷售代表的劉先生早年購買了一份高端醫療保險,宣傳品列明終身賠償上限逾1億港元。惟於2020年,劉先生不幸中風並在公立醫院搶救。隨後被轉移到一家私家醫院繼續進行治療。

直至2021年底前,他的妻子劉太均能成功索償醫療費用,但由2022年初開始,索償開始遭到拖延。其後於2022年6月,劉太收到保險公司的拒賠信函。保險公司稱由於劉先生一直處於植物人狀態,屬於一般不保事項。

根據我們研究,該不保事項為「受保人持續處於維持覺醒但沒有意識特徵下的植物人狀態超過連續28天並於醫院接受超過連續90天的治療」。

就此,劉女士以一份神經科醫學報告回覆保險公司,證明劉先生沒有處於「持續植物人狀態」,因為他對周圍的環境和事件表現出清晰的認知。儘管提供相關證明,保險公司仍以「持續植物人狀態」作拒賠理由。結果,劉先生後來由醫院轉移到療養院。

根據現有資料,我認為保險公司拒賠並不合理,因為該拒賠理由並不符合醫療評估結果,再者保險公司亦未有其他評估佐證。事件已拖延了很長時間,我們希望在保險索償投訴局(ICB)的幫助下,劉先生能獲取應得的賠償。

涉及拒賠的求助個案數字上升

事實上,僅在過去的數月,10Life就收到了數宗涉及拒賠的求助個案。個案多數與所謂「全數賠償」產品有關,產品的終身賠償金額通常達到千萬,甚至不設上限。保單持有人通常有種錯覺以為索償金額只是50萬港元,其5,000萬港元保額保單一定足夠支付。但當遭到拒賠時,他們感到沮喪,並因無法支付大額賬單而面臨財務壓力。

全數賠償 — 夢想還是現實

記憶所及,「全數賠償」產品約於10年前推出,其時引起轟動。誰不想以每年幾千港元,獲得數千萬港元的終身醫療保障?中港客戶紛紛搶購。惟讓保險公司失預算的是,這些產品除了受投保人歡迎,醫療機構亦都非常雀躍。當患者告訴醫生:「我的保險計劃每年涵蓋 1,000 萬港元。」醫生很自然地開出多項檢查和治療方案。所以產品剛一推出,就有保險代理向內地遊客宣傳這些高端醫療保險的故事:「來香港免費入住頂級醫院私家房,並可進行全面健康檢查。」

不幸的是,許多投保人(和醫生)不知道此類 「全數賠償」產品中涵蓋的不保條款。最值得注意的是「醫療需要」和「合理及慣常」條款,我們早前文章中稱之為「拒賠神器」(連結12)。簡而言之,保險公司可以在非醫療需要情況下拒賠;或在他們認為醫療費用不合理情況下減少賠償金額。除此以外,保險公司還有一些「大包圍」不保事項,包括已有疾病或植物人狀態。

不合理的拒賠和不斷加價

隨着此類計劃賠償金額增加,保險公司面臨巨大壓力,急於控制索償數字及金額。措施包括為理賠團隊訂定賠付率目標,甚至將某些醫療機構列入黑名單。結果我們看到拒賠數字增加,劉先生的不合理拒賠個案正是一例。

儘管保險公司透過保單條款努力控制成本,但最終還是使出最後絕招——加價。我們研究發現,如果一名45歲非吸煙男士5年前購買了市場上一款高端醫療保險,其時保費為約29,000港元,今天他的年保費已升至約62,000港元,升幅達到114%。不幸的是,如果趨勢持續,當保單持有人退休時,保費將變得無法負擔。然而最需要保障的時候,正正就是退休階段。

我們是否違背保險原則?

我們使用Google搜索「Insurance」,會找到其定義為「繳付特定保費後,可換取保險公司或政府就指定損失、損害、疾病或死亡提供賠償。」

而「全數保障」醫療保險的問題是,當賠償是難以預算,保費亦難以預算。投保人購買醫療保險並打算持有至終身,產品理應能夠支付足夠的賠償、保費維持合理兼可負擔。但當保險公司為了追求短期銷售額而推出不切實際的保障時,最終保費上升兼變得難以負擔。

基於市場需求,現時市場上醫療保險幾乎都變成「全數賠償」,就連我的家人都投保了此類計劃,面對日益增加的保費,亦只好默默承受,直至未能負擔為。筆者認為,保險業要履行保障社會的天職,應該重新審視高端醫療保險的「全數保障」宣傳方式,避免言過其實,並確保醫療保險加價幅度合理,讓受保人能長遠地得到醫療保障。

10Life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倫沛然

Dennis畢業於The Wharton School企業管理碩士(MBA),擁有20年投資銀行、企業策略、大型保險公司從業經驗,工作橫跨美國、大中華地區、印度、東南亞,曾帶領團隊超過200人。他致力利用大數據及科技,為消費者創造嶄新的保險體驗,同時為保險公司提升盈利能力及減低成本。

10Life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倫沛然

Dennis畢業於The Wharton School企業管理碩士(MBA),擁有20年投資銀行、企業策略、大型保險公司從業經驗,工作橫跨美國、大中華地區、印度、東南亞,曾帶領團隊超過200人。他致力利用大數據及科技,為消費者創造嶄新的保險體驗,同時為保險公司提升盈利能力及減低成本。

免責聲明

10Life 產品評級和評分由10Life Financial Limited(獲保監局授權持牌保險經紀公司,保監局牌照號碼為FB1526)所制定。10Life 產品比較和10Life保險評分乃根據產品資料、事實陳述以及數據,並以一般消費者作為假設對象,從而作出數學運算,並不受與保險公司任何形式商業合作或所獲得費用影響。 10Life平台上之任何資訊(「10Life資訊」),包括但不限於產品比較、產品評分、網誌文章等,僅供一般教育及參考用途,並不構成或意圖構成任何受監管建議、保險、金融、投資或其他專業建議、推薦、核准、認可、邀約、銷售保險、金融或投資產品。10Life資訊並沒有考慮閣下之個人需要,閱覽有關資料亦不應被視為正在進行個人合適性評估,亦不足以構成任何購買保險產品決定的依據。購買任何保險產品或進行有關保險決定前,閣下應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自己進行研究,及/或尋求持牌保險中介人的獨立及專業意見。10Life資訊是以最大努力從不同渠道收集、驗證、更新而成。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關連人士、代理、董事、職員、員工將不會就有關資料引致的索償或損失負上任何責任。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亦概不保證或擔保有關資料之準確性、完整性和適時性。 如閣下對10Life產品評級和評分有任何意見,歡迎電郵至 enquiries@10life.com

WeChat icon
Whatsapp icon
Enquiry icon Close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