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確定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香港很多人沒有公司醫療保險,傷風感冒去私家門診時都要自費,診金數百元起跳少不免。現時市場上不少門診保險獨立出售,有助港人降低醫療開支,除了普通科、專科、中醫門診外,部份更涵蓋X光診斷及化驗、物理治療、跌打,甚至是門診手術及癌症治療。
有讀者問,如果本身有慢性病例如糖尿病,需定期覆診,投保門診保險是否有著數?其實投保人本身存在已有疾病的話,或屬不保事項之列。不過,若果自問健康,今次比較8間公司提供的門診保險,包括AIA友邦(註1)、Blue、Blue Cross 藍十字、Cigna信諾、HK Life香港人壽、Prudential保誠、YF Life 萬通、Zurich 蘇黎世,或許能大派用場。
我們首先簡單比較各份門診保險之基本保障及保費。
圖表1:門診保險比較(醫療網絡、普通科門診、專科診症、中醫門診)
假設投保人為6歲、35歲、55歲非吸煙人士,並以下列產品中較高級別的計劃作比較
門診保險
醫療網絡選項
普通科門診
專科診症
中醫門診
6歲保費(每年)
35歲保費(每年)
55歲保費(每年)
醫療網絡選項
無提及醫生數目
普通科門診
每年上限30次2
每次自付費用$20
每次自付費用$20
專科診症
每年上限10次2
每次自付費用$40
每次自付費用$40
中醫門診
每年上限10次2
每次自付費用$20
每次自付費用$20
6歲保費
(每年)
(每年)
$ 4,448
(普通房)3
(普通房)3
35歲保費
(每年)
(每年)
$4,672(男)
$4,968(女)
(普通房)3
$4,968(女)
(普通房)3
55歲保費
(每年)
(每年)
$6,624(男)
$7,384(女)
(普通房)3
$7,384(女)
(普通房)3
門診保險
醫療網絡選項
醫生數目:800+
普通科門診
不限次數
每次自付費用$210
每次自付費用$210
專科診症
不限次數
每次自付費用$500
每次自付費用$500
中醫門診
不限次數
每次自付費用$190
每次自付費用$190
6歲保費(每年)
35歲保費(每年)
55歲保費(每年)
醫療網絡選項
醫生數目:360+
普通科門診
不限次數
每次自付費用$30
每次自付費用$30
專科診症
不限次數
每次自付費用$80
每次自付費用$80
中醫門診
10次
每次自付費用$30
每次自付費用$30
6歲保費(每年)
$3,288
35歲保費(每年)
$3,288
55歲保費(每年)
$3,288
醫療網絡選項
無提及醫生數目
普通科門診
每年上限50次
每次自付費用$50
每次自付費用$50
專科診症
每年上限10次
每次自付費用$100
每次自付費用$100
中醫門診
每年上限10次
每次自付費用$50
每次自付費用$50
6歲保費(每年)
$3,5904
35歲保費(每年)
$3,2604
55歲保費(每年)
$3,2604
醫療網絡選項
無提及醫生數目
普通科門診
不限次數
每次自付費用$20
每次自付費用$20
專科診症
不限次數
每次自付費用$50
每次自付費用$50
中醫門診
每年上限12次5
每次自付費用$30
每次自付費用$30
6歲保費(每年)
$5,544
35歲保費(每年)
$4,608
55歲保費(每年)
$4,608
醫療網絡選項
醫生數目:500+
普通科門診
不限次數
每次自付費用$30
每次自付費用$30
專科診症
15次
每次自付費用$60
每次自付費用$60
中醫門診
10次
每次自付費用$30
(附加保障)
每次自付費用$30
(附加保障)
6歲保費(每年)
$2,080
35歲保費(每年)
$2,080
55歲保費(每年)
$2,080
醫療網絡選項
中西醫醫務所
及化療所:550+
及化療所:550+
普通科門診
不限次數
每次自付費用$40
每次自付費用$40
專科診症
不限次數
每次自付費用$80
每次自付費用$80
中醫門診
20次
每次自付費用$50
每次自付費用$50
6歲保費(每年)
$3,4006
35歲保費(每年)
$3,4006
55歲保費(每年)
$3,4006
醫療網絡選項
醫生數目:500+
普通科門診
不限次數
無自付費
無自付費
專科診症
不限次數
無自付費
無自付費
中醫門診
不限次數
無自付費
無自付費
6歲保費(每年)
$7,212
35歲保費(每年)
$7,212
55歲保費(每年)
$7,212
醫療網絡選項
醫生數目:460+7
普通科門診
不限次數
無自付費
無自付費
專科診症
10次
無自付費用
無自付費用
中醫門診
10次
無自付費用
無自付費用
6歲保費(每年)
$3,672
35歲保費(每年)
$3,672
55歲保費(每年)
$3,672
註:
1. AIA友邦全程守護健康保雖然有提供門診保障,但並非純門診保險,亦有提供有關癌症治療之住院保障等等,保費會隨年齡而遞增。
2. AIA友邦全程守護健康保:普通科醫生診症、專科醫生診症、中醫診症、針灸、跌打、物理治療保障項目,每保單年度合共最多30 次數/節數。
3. AIA友邦全程守護健康保:計劃另有半私家房和私家房選擇。
4. Cigna信諾DIY隨意保:僅包括基本門診保障。門診手術保障保費為$1,980(6歲非吸煙男孩或女孩)、$2,380(35歲非吸煙男士或女士);附加門診保障保費為$3,000(6歲男孩)、$2,780(35歲非吸煙男士或女士)。
5. 香港人壽「摯貼心」門診醫療計劃 (卓越):中醫及針灸治療每保單年度合共12次,額外診症可獲85折優惠。
6. YF Life 萬通保險個人門診保障計劃 (計劃2):6歲以下兒童受保人必須至少與一名18至65歲家長成員一同投保。
7. 蘇黎世「健診易」(尊尚計劃):300+ 位普通科醫生、150+ 位專科醫生、10+ 物理治療中心、中醫醫療中心及牙科保健中心
1. AIA友邦全程守護健康保雖然有提供門診保障,但並非純門診保險,亦有提供有關癌症治療之住院保障等等,保費會隨年齡而遞增。
2. AIA友邦全程守護健康保:普通科醫生診症、專科醫生診症、中醫診症、針灸、跌打、物理治療保障項目,每保單年度合共最多30 次數/節數。
3. AIA友邦全程守護健康保:計劃另有半私家房和私家房選擇。
4. Cigna信諾DIY隨意保:僅包括基本門診保障。門診手術保障保費為$1,980(6歲非吸煙男孩或女孩)、$2,380(35歲非吸煙男士或女士);附加門診保障保費為$3,000(6歲男孩)、$2,780(35歲非吸煙男士或女士)。
5. 香港人壽「摯貼心」門診醫療計劃 (卓越):中醫及針灸治療每保單年度合共12次,額外診症可獲85折優惠。
6. YF Life 萬通保險個人門診保障計劃 (計劃2):6歲以下兒童受保人必須至少與一名18至65歲家長成員一同投保。
7. 蘇黎世「健診易」(尊尚計劃):300+ 位普通科醫生、150+ 位專科醫生、10+ 物理治療中心、中醫醫療中心及牙科保健中心
大部份設自付費 保費較便宜
根據養和醫院價目表,平日日間普通診金費用為320港元,專科門診可高達千港元以上,體弱多病的話荷包隨時大出血。若果以這個為標準的話,圖表1所顯示的門診保險,普通科及專科自付費多數低於100港元。
投保人亦要留意保費及自付費的關係,簡單來說,自付費越低,保費越高,反之亦然。以35歲非吸煙人士為例,蘇黎世「智樂人生」無論是普通科、專科、中醫,自付費均為零元,兼沒有問診次數限制,保費高達7,212港元。心水清的朋友,當然要預計年內睇醫生的次數,方知門診保險是否划算。
只限網絡醫生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門診保險有助降低門診使費,但有關醫療服務僅限於網絡醫生。消費者投保前宜向保險顧問或客戶服務員查詢網絡醫生名單,看看自己平日幫襯的醫生是否在名單之上。
門診保險保費方面,成人35歲至55歲的保費多數沒有分別,但小朋友保費有機會較成人高,如圖表中信諾及香港人壽計劃。而友邦全程守護健康保包含癌症治療及康復惠益,所以保費亦隨年齡上升。
在看完基本保障後,我們可以看看下表不同門診保險的額外保障。
圖表2:門診保險保障比較
以下列產品中較高級別的計劃作比較
門診保險
X光診斷及化驗
物理治療
跌打
其他保障
X光診斷及化驗
每保單年度$2,000
物理治療
20節2
每節自付費用$60
每節自付費用$60
跌打
10節2,3
每節自付費用$20
每節自付費用$20
其他保障
癌症保障、康復惠益
針灸:10節2,3
每節自付費用$20
疫苗注射服務:$200
針灸:10節2,3
每節自付費用$20
疫苗注射服務:$200
門診保險
X光診斷及化驗
產品小冊子無提及
物理治療
不限次數
每次自付費用$330
每次自付費用$330
跌打
不限次數
每次自付費用$270
每次自付費用$270
其他保障
恩恤身故賠償:$1,000
針灸治療:不限次數
每次自付費用$300
脊醫:不限次數
每次自付費用$480
針灸治療:不限次數
每次自付費用$300
脊醫:不限次數
每次自付費用$480
口腔檢查及洗牙:不限次數
每次自付費用$198起
每次自付費用$198起
X光診斷及化驗
每年限額 $5,000
物理治療
10次
每次自付費用$60
每次自付費用$60
跌打
產品小冊子無提及
其他保障
門診手術:
每次自付費用百分比 20%
每年限額 $4,000
每次自付費用百分比 20%
每年限額 $4,000
X光診斷及化驗
不包括
物理治療
每年上限12次
每次自付費用$150
每次自付費用$150
跌打
全數賠償最多10次
(附加門診保障)4,5
(附加門診保障)4,5
其他保障
門診手術保障4:
每症港幣$15,000
每保單年度$100,000
附加門診保障4,5:
跌打、脊醫診療、職業治療、
營養輔導、言語治療
每症港幣$15,000
每保單年度$100,000
附加門診保障4,5:
跌打、脊醫診療、職業治療、
營養輔導、言語治療
X光診斷及化驗
每年限額 $2,000
物理治療
產品小冊子無提及6
跌打
產品小冊子無提及6
其他保障
恩恤身故賠償:$1,000
針灸治療:
每年上限12次,
每次自付費用$507
針灸治療:
每年上限12次,
每次自付費用$507
X光診斷及化驗
每年限額 $2,000
物理治療
產品小冊子無提及
跌打
產品小冊子無提及
其他保障
門診手術:
每年限額 $2,000
視力測試:
1次(附加保障)
每年限額 $2,000
視力測試:
1次(附加保障)
X光診斷及化驗
每次自付費用百分比 20%
每年限額 $4,500
每年限額 $4,500
物理治療
產品小冊子無提及
跌打
產品小冊子無提及
其他保障
特別檢驗及描項目:
每次自付費用百分比 20%
每年限額 $2,500
每次自付費用百分比 20%
每年限額 $2,500
註:
1. AIA友邦全程守護健康保雖然有提供門診保障,但並非純門診保險,亦有提供有關癌症治療之住院保障等等,保費會隨年齡而遞增。
2. AIA友邦全程守護健康保:普通科醫生診症、專科醫生診症、中醫診症、針灸、跌打、物理治療保障項目,每保單年度合共最多30 次數/節數。
3. AIA友邦全程守護健康保:跌打、針灸保障項目,每保單年度合共最多10節。
4. 信諾DIY隨意保:基本門診保障並不包括門診手術保障及附加門診保障,該兩款保障需另繳保費。
5. 信諾DIY隨意保:針灸、跌打、脊醫診療、職業治療、營養輔導、言語治療,每保單年保障次數合共10次。
6. 香港人壽「摯貼心」門診醫療計劃 (卓越):提供「預防性保健計劃」85折優惠。
7. 香港人壽「摯貼心」門診醫療計劃 (卓越):中醫及針灸治療每保單年度合共12次,額外診症可獲85折優惠。
1. AIA友邦全程守護健康保雖然有提供門診保障,但並非純門診保險,亦有提供有關癌症治療之住院保障等等,保費會隨年齡而遞增。
2. AIA友邦全程守護健康保:普通科醫生診症、專科醫生診症、中醫診症、針灸、跌打、物理治療保障項目,每保單年度合共最多30 次數/節數。
3. AIA友邦全程守護健康保:跌打、針灸保障項目,每保單年度合共最多10節。
4. 信諾DIY隨意保:基本門診保障並不包括門診手術保障及附加門診保障,該兩款保障需另繳保費。
5. 信諾DIY隨意保:針灸、跌打、脊醫診療、職業治療、營養輔導、言語治療,每保單年保障次數合共10次。
6. 香港人壽「摯貼心」門診醫療計劃 (卓越):提供「預防性保健計劃」85折優惠。
7. 香港人壽「摯貼心」門診醫療計劃 (卓越):中醫及針灸治療每保單年度合共12次,額外診症可獲85折優惠。
門診以外的附加保障
部分門診保險都附有物理治療及跌打保障,常做運動的朋友可以留意。此外,門診亦加添不同的保障元素,當然保費亦有可能提高。
Blue提供牙科服務,涵蓋口腔檢查及洗牙。
蘇黎世「智樂人生」設有每年有一次免費身體檢查。消費者要留意其身體檢查項目是否適合及足夠。
藍十字、信諾、保誠將保障延伸至門診手術(須經網絡醫生建議)。常見手術門診包括腸鏡、割痔瘡等。上述產品賠償金額較高者為信諾,每症保障15,000港元,每保單年度上限則為10萬港元。消費者於進行門診手術前,宜先了解清楚賠償是否足夠。
友邦全程守護健康保更提供癌症保障。以普通房為例,每年賠償限額為20萬港元,終身限額則為60萬港元,包括全數賠償癌症治療,並提供每日400港元住院現金惠益(最多90日)等等。
圖表3:門診保險比較(保費、投保年齡、最高續保年齡、等候期)
產品計劃
投保年齡
最高續保至
等候期
註:
1. AIA友邦全程守護健康保雖然有提供門診保障,但並非純門診保險,亦有提供有關癌症治療之住院保障等等,保費會隨年齡而遞增。
2. YF Life 萬通保險個人門診保障計劃 (計劃2):6歲以下兒童受保人必須至少與一名18至65歲家長成員一同投保。
1. AIA友邦全程守護健康保雖然有提供門診保障,但並非純門診保險,亦有提供有關癌症治療之住院保障等等,保費會隨年齡而遞增。
2. YF Life 萬通保險個人門診保障計劃 (計劃2):6歲以下兒童受保人必須至少與一名18至65歲家長成員一同投保。
只有少部份產品提及視像診症
另外,視像診症日漸普及,不少人選擇網上睇醫生。9款產品中,只有蘇黎世「健診易」(尊尚計劃)(下稱「健診易」)提及可以索償視像診症。另外,亦有保險公司夥拍醫療機構推出網上醫睇生服務,包括Blue Cross和Dr. Go、信諾與Teladoc、保誠及MyDoc,但其門診保險未有提及可否索償。保單持有人如想使用遙距睇醫生,宜先向保險公司了解產品是否涵蓋,以免爭議。
與其他保險一樣,門診保障亦設不保事項,常見例子包括因先天性缺陷或疾病導致的治療、與美容有關的治療、蓄意自我毀傷、與懷孕、流產、墮胎有關的治療及慢性疾病。至於等候期方面,一般為投保之後14日,但萬通保險產品和蘇黎世「健診易」不設等候期。
門診保險「門診」 VS 「入院前後門診」
不時有讀者混淆門診保險的「門診」,與住院醫療保險所包含的「入院前後門診」之分別。其實入院前後門診是指與住院有關的門診,舉例,陳先生入院照腸鏡前30天向專科醫生了解手術,可獲住院保險賠償;而同期陳先生感冒到普通科,則不屬住院保險範圍,但可經門診保險索償。
對於高端醫保及自願醫保靈活計劃本身所涵蓋入院前及出院後指定天數內的門診,詳情可參考我們早前文章,或使用10Life《產品解碼器》直接比較自願醫保及高端醫保。
- 〈【自願醫保半私家房比較2022】「5星級」自願醫保大激鬥 保障及價格全披露〉
- 〈點止「全保」咁簡單? 解構高端醫療保險的超然保障!〉
- 〈【醫療保健計劃比較2022】同門診保險有咩分別?睇跌打、牙醫有冇着數?〉
註:
- AIA友邦全程守護健康保雖然有提供門診保障,但並非純門診保險,亦有提供有關癌症治療之住院保障等等,保費會隨年齡而遞增。
- 本文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8月12日。
免責聲明
10Life 產品評級和評分由10Life Financial Limited(獲保監局授權持牌保險經紀公司,保監局牌照號碼為FB1526)所制定。10Life 產品比較和10Life保險評分乃根據產品資料、事實陳述以及數據,並以一般消費者作為假設對象,從而作出數學運算,並不受與保險公司任何形式商業合作或所獲得費用影響。 10Life平台上之任何資訊(「10Life資訊」),包括但不限於產品比較、產品評分、網誌文章等,僅供一般教育及參考用途,並不構成或意圖構成任何受監管建議、保險、金融、投資或其他專業建議、推薦、核准、認可、邀約、銷售保險、金融或投資產品。10Life資訊並沒有考慮閣下之個人需要,閱覽有關資料亦不應被視為正在進行個人合適性評估,亦不足以構成任何購買保險產品決定的依據。購買任何保險產品或進行有關保險決定前,閣下應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自己進行研究,及/或尋求持牌保險中介人的獨立及專業意見。10Life資訊是以最大努力從不同渠道收集、驗證、更新而成。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關連人士、代理、董事、職員、員工將不會就有關資料引致的索償或損失負上任何責任。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亦概不保證或擔保有關資料之準確性、完整性和適時性。 如閣下對10Life產品評級和評分有任何意見,歡迎電郵至 enquiries@10lif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