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保證的儲蓄保險之末日即將來臨?現在只餘下寥寥可數的產品⋯⋯
2020年12月03日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Twitter
分享到 LinkedIn
分享到 Whatsapp
複制網址
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聯儲局無限QE,息率持續下滑,不但令保證回報高的短期儲蓄保險、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QDAP紛紛下架,就連穩健的儲蓄保險亦越來越少。在持續低息環境、及「風險為本」資本制度的雙重夾擊下,保險公司亦難再推保高保證成分的儲蓄保險,取而代之,資本要求低的保險產品將會是大勢所趨。
保證回報率過2%的儲蓄保險所剩無幾
市場上的終身儲蓄保險產品五花八門,有些儲蓄保險較多投資在股票,預期回報較高,但傾向非保證;另一種儲蓄保險的投資策略傾向保守,但勝在有保證回報,所謂保證,就是有合約保證。
保證回報主導的產品中,現時市場上只有少數產品的30年保證內部回報率(IRR,即平均每年回報率)達2%以上,包括友邦(AIA)整付保費終身分紅壽險連額外保障計劃、易達終身保、中國太平(China Taiping)太平優樂終身保、富邦人壽(Fubon)耀富終身保障計劃、及富衛(FWD)享一生儲蓄壽險計劃 (6年),但讀者需留意,要達到2%以上IRR,這些產品的供款期要求亦有所不同,10Life因此按供款期將產品劃分。
保證回報較高的終身儲蓄保險
(30年保證內部回報率高於每年2%)
供款期 | 保險公司/產品 | 保證內部回報率 IRR | 預期內部回報率 IRR | ||||
10年 | 20年 | 30年 | 10年 | 20年 | 30年 | ||
1-3年 | |||||||
1年 | 友邦 整付保費終身分紅壽險連額外保障計劃 |
1.0% | 2.2% | 2.4% | 2.4% | 3.7% | 3.9% |
3年 | 友邦 「易達終身保」 |
0.6% | 2.0% | 2.3% | 2.8% | 4.0% | 4.2% |
1年 | 富邦人壽 耀富終身保障計劃 |
0.2% | 1.6% | 2.0% | 0.8% | 2.6% | 3.2% |
4-8年 | |||||||
5年 | 中國太平 太平優樂終身保 |
2.9% | 2.8% | 2.7% | 3.6% | 4.6% | 4.9% |
5年 | 友邦 「易達終身保」 |
0.2% | 1.9% | 2.3% | 2.7% | 4.0% | 4.2% |
6年 | 富衛 享一生儲蓄壽險計劃 (6年) |
-7.2% | 1.8% | 2.0% | -3.8% | 4.2% | 4.6% |
9-12年 | |||||||
10年 | 中國太平 太平優樂終身保 |
2.4% | 2.6% | 2.6% | 3.0% | 4.3% | 4.7% |
10年 | 友邦 「易達終身保」 |
-0.9% | 1.8% | 2.3% | 1.5% | 3.7% | 4.0% |
15-30年 | |||||||
15年 | 友邦 「易達終身保」 |
-11.1 | 1.8% | 2.3% | -7.1% | 3.7% | 4.0% |
20年 | 中國太平 太平優樂終身保 |
-15.4% | 2.1% | 2.3% | -14.1% | 3.9% | 4.5% |
註﹕
1. 以上資訊由10Life提供,更新至2020年11月30日,僅供參考,並不是銷售建議。 2. 假設受保人為35歲男性,非吸煙人士;供款期間準時年供保費,總保費共10萬美元﹔於保單有效期內,沒有提取任何保單貸款,亦沒有中途領取任何的現金價值及/或利息(如有)。 |
從上圖顯示,友邦易達終身保於不同長短的供款期皆能造到每年2.3%的30年保證IRR,但據市場消息,這個在市場屹立超過十年的儲蓄保險,亦將於2020年12月底退下火線。
此外,5年供款的中國太平太平優樂終身保的10年保證IRR達2.9%,算是市場中快回本且滾存出高保證回報的產品。
不少讀者都疑問,保證IRR最高也只是過2%,有何吸引?其實市場上鮮有投資工具可提供長期的保證,再者這些產品其實也有潛在非保證回報,介乎4%至4.9%(30年)。
超低息環境+「風險為本」資本制度 = 儲蓄保險的完美風暴?
不少香港人看慣了股市大時代,對2-3%的回報不屑一顧;當然,保證及非保證不能混為一談。但為什麼要保險公司提供2%的保證回報,竟如此困難?
先談保險公司的賺錢方法,當它們收到客戶的保費後,便會將保費投資於股市、債券等工具,以賺取利潤,同時亦要保留資本,用作支付客戶的索償或退保。當保險公司推出保證儲蓄成分高的產品,為確保能覆行保證的承諾,就需投資於相對保守、風險低的工具,但這變相限制了回報。現時環球央行放水,零風險的國債息率跌至歷史低位,可供保險公司投資的低風險選擇已經很少,要維持利潤更不易,導致高保證成份的產品下架壓力大增。
此外,保險監管局將加強對保險公司的監管,勢在必行的「風險為本」資本制度(RBC, Risk based Capital)便是重點,它要求保險公司在計算資本價值時,需明顯地反映資本的市場風險,調節有關價值,確保保險公司有足夠的償付能力。
試想想,不同的股票、債券的風險大相逕庭, C級債券與AAA債券不能相題並論,如果不明確將風險反映其中,會否高估了高風險資產的價值呢?但在將來的「風險為本」資本制度下,高風險資產的價值將顯著地打折,意味著保險公司需持有更多的資本,才可覆行保單的保證,所以,保險公司亦難以投資於高風險資產。
投資相連保險勢將死灰復燃
在持續低息環境及「風險為本」資本制度的雙重夾擊下,保險公司亦難再推高保證成分的儲蓄保險,現時尚在線的產品難抵下架的命運,前文提及過的友邦易達終身保便是其中之一。
在「風險為本」資本制度下,保險公司將銷售重心轉移至資本要求較低的產品。儲蓄保險會繼續由進取的產品主導,雖然它的預期回報通常不俗,但保證現金價值較低,因此相對資本要求也較低。
更甚者,幾乎無保證的投資相連保險(簡稱投連險,ILAS),可算是保險公司的寵兒。最近市場消息,業界力挺再推投連險。過往投連險涉及不良銷售、爭議不斷,銷情一度大受打擊。為了令投連險「洗底」重生,傳聞中新一代的投連險可望增加保障成分。何謂保障,可以是人壽、可以是資產。傳統的儲蓄保險予客戶保證,不論市況順逆,皆提供保證現金價值,也有人壽保障(賠償不少於已付保費)。至於新一代投連險的保障如何,大家拭目以待。
保險?即管問!
- 隨時隨地、安坐家中,提問保險
- 得到多個持牌顧問回覆
- 只需以電郵登入10Life
例如儲蓄保險點樣揀? 我需要買人壽嗎?有咩產品保未知已有疾病?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Twitter
分享到 LinkedIn
分享到 Whatsapp
複制網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