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lse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搜尋文章
熱門搜尋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輸入關鍵字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輸入關鍵字
醫療健康
編輯推介

【門診保險比較2025】6款產品大比拼 普通科、專科、中醫 收費及保障全披露

2025-07-30 5分鐘閱讀
【門診保險比較2023】10款產品大比拼 普通科、專科、中醫 收費及保障全披露

香港很多人因為沒有公司醫療保險,傷風感冒的時候需要自費去私家門診,少不免數百元起跳的診金。現時市面上有不少門診保險是獨立出售,有助港人降低醫療開支,除了普通科、專科、中醫門診外,部份更涵蓋X光診斷及化驗、物理治療、跌打,甚至是門診手術及癌症治療。

10Life編輯團隊分析比較了市面6款門診保險,以便協助到大家選購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其中包括有: Avo、Blue、BOCG 中銀保險、Zurich 蘇黎世。

首先簡單比較各份門診保險之基本保障及保費。

圖表1:門診保險比較(醫療網絡、普通科門診、專科診症、中醫門診)

假設投保人為35歲非吸煙人士,並以下列產品中較高級別的計劃作比較 

門診保險每年保費醫療網絡選項普通科門診中醫門診專科診症
獨立索償,惟項目多設自付費
BlueWeMedi 
門診保
$388
$488
折扣優惠碼:
10LIFEM1
送HK$200 HealthCoin
→立即投保←
醫生數目 
800+
不限次數 
每次自付費用$235
不限次數 
每次自付費用$210
不限次數 
每次自付費用$540
Zurich 蘇黎世 
「健診易」(尊尚計劃)
$3,230
$4,038
折扣優惠碼:
10LIFEOMP25
→立即投保←
醫生數目 
460+7
不限次數 
無自付費
10次 
無自付費用
10次 
無自付費用
Avo OutpatientGuard 
門診保障 Plus8
$3,780
$4,200
9折優惠碼:
10LIFE10
→立即投保←
由卓健醫療提供,港九新界醫生數目合共290+每天1次,不設自付費每天1次,不設自付費每天1次,不設自付費
只要保單持有人已於其他保險公司成功索償,計劃會賠償已索償的門診開支餘額
BOCG 中銀保險
門診增值保(基本計劃)
$1,000
→立即投保←
無提及醫生數目每年上限20次2
無自付費用
每次最高賠償$300
不適用每年上限10次
無自付費用
每次最高賠償$240
BOCG 中銀保險
門診增值保(升級計劃)3
$2,586
→立即投保←
無提及醫生數目每年上限30次4
無自付費用
每次最高賠償$300
每年上限10次5
無自付費用
每次最高賠償$200
每年上限10次6
無自付費用
每次最高賠償$600
註: 
1. Blue WeMedi Top Up 門診保只要保單持有人已於其他保險公司成功索償,該計劃會補貼已索償的醫療費用餘額。  
2. BOCG 中銀保險門診增值保(基本計劃):不包括物理治療師/脊醫
3. BOCG 中銀保險門診增值保(升級計劃):受保人投保時必需持有一份有效的個人/團體門診醫療保險方接受投保。計劃設有意外身故賠償保障$100,000,每保單年度合共最高賠償額$9000。
4. BOCG 中銀保險門診增值保(升級計劃):包括物理治療師/脊醫, 最多 10 次, 豁免醫生轉介信。
5. BOCG 中銀保險門診增值保(升級計劃):包括跌打及針灸
6.  BOCG 中銀保險門診增值保(升級計劃):豁免醫生轉介信
7. 蘇黎世「健診易」(尊尚計劃):300+ 位普通科醫生、150+ 位專科醫生、10+ 物理治療中心、中醫醫療中心及牙科保健中心 。  
8. 計劃包括 每保單年度100 次門診服務次數(包括普通科醫生、專科醫生、物理治療及中醫),中西醫及專科門診不設自付費
9. 依保費排列。

大部份設自付費 保費較便宜

首先介紹「自付費」這個專有名詞,顧名思義就是自己需要承擔的費用。如果購買了設有自付費的醫療保險,投保人需要先支付自付費額度的醫療費用,超出自付額的部分再由保險公司負擔。

以表1顯示的門診保險為例,普通科門診自付費從20港元到235港元不等。以本港頂級的私家醫療機構為基準作參考,養和醫院的平日日間普通診金費用為400港元。假設你購買了自付費為220港元的門診保險,每次門診你只可以向保險公司索償180港元。因此,在選購不同自付額的門診保險時,受保人應考慮平時到診的診所價位,計算一下相關門診保險能否保障在扣除自付費後的診金。投保人亦要留意保費及自付費的關係,簡單來說,自付費越低,保費越高,反之亦然。心水清的朋友,當然要預計年內睇醫生的次數,方知門診保險是否划算。

絕大部份只限網絡醫生

雖然門診保險有助降低門診花費,但有關醫療服務僅限於網絡醫生,消費者投保前宜向保險顧問或客戶服務員查詢網絡醫生名單,看看自己平日幫襯的醫生是否在名單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產品中,Blue WeMedi Top Up及中銀保險門診保不受醫療醫生限制。只要保單持有人已於其他保險公司成功索償,該計劃會賠償已索償的門診開支餘額,尤其適合與公司醫保配搭。

門診以外的附加保障

部分門診保險(如Blue及蘇黎世)都附有物理治療跌打保障,常做運動的朋友可以留意。此外,門診亦加添不同的保障元素,當然保費亦有可能提高。例如:

  • Blue WeMedi門診保提供牙科服務,涵蓋口腔檢查及洗牙。

只有少部份產品提及視像診症

隨著視像診症日漸普及,不少人選擇網上睇醫生。10款產品中,只有蘇黎世「健診易」(尊尚計劃)(下稱「健診易」)提及可以索償視像診症。另外,亦有保險公司與醫療機構合作推出網上睇醫生服務。保單持有人如想使用「遙距睇醫生」的服務,宜先向保險公司了解產品是否涵蓋,以免爭議。

有讀者問,如果本身有慢性病例如糖尿病,需要定期覆診,投保門診保險是否有著數?

與其他保險一樣,門診保障亦設不保事項,常見例子包括因先天性缺陷或疾病導致的治療、與美容有關的治療、蓄意自我毀傷、與懷孕、流產、墮胎有關的治療及慢性疾病。當投保人本身存在已有疾病的話,或屬不保事項之列。消費者除了需要留意「不保事項」之外,還需要注意「投保年齡」、「最高續保年齡」、「等候期」。

門診保險「門診」VS 「入院前後門診」

不時有讀者混淆門診保險的「門診」,與住院醫療保險所包含的「入院前後門診」之分別。其實入院前後門診是指與住院有關的門診,舉例,陳先生入院照腸鏡前30天向專科醫生了解手術,可獲住院保險賠償;而同期陳先生感冒到普通科,則不屬住院保險範圍,但可經門診保險索償。

對於高端醫保及自願醫保靈活計劃本身所涵蓋入院前及出院後指定天數內的門診,詳情可參考我們早前文章,或使用10Life《保險解碼器》直接比較自願醫保高端醫保

10Life 編輯團隊

團隊成員由一群資料搜集員組成,主力保險相關資訊研究。

10Life 編輯團隊

團隊成員由一群資料搜集員組成,主力保險相關資訊研究。

免責聲明

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由獲保監局授權持牌保險經紀公司 10Life Financial Limited(保監局牌照號碼為FB1526)營運。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乃根據產品資料、事實陳述以及數據,並以一般消費者作為對象,從而作出數學運算,並不受與保險公司任何形式之合作或所獲得之費用所影響。

10Life平台上之任何資訊(「10Life資訊」),包括但不限於產品比較、產品評分、網誌文章等,旨在向香港特别行政區(「香港」)境内人士發布,所有信息及服務對象為於身處香港境内人士,僅供一般教育及參考用途。10Life資訊無意,也不應被視為對任何保險、金融或投資產品進行受監管建議或專業建議、推薦、批准、認可、邀請或招攬。10Life資訊並沒有考慮閣下之個人需要,閱覽有關資料亦不應被視為正在進行個人合適性評估,且不足以構成任何購買保險產品決定的依據。購買任何保險產品或進行有關保險決定前,閣下應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自行進行研究,及/或尋求持牌保險中介人的獨立及專業意見。10Life資訊是以最大努力從不同渠道收集、驗證、更新而成。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關連人士、代理、董事、職員、員工將不會就有關資料引致的責任、索償或損失負上任何責任,亦概不保證或擔保有關資料之準確性、完整性和適時性。

所顯示保費資料尚未包括保險業監管局收取的保費徵費,並均四捨五入至港元個位數。

如閣下對 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有任何意見,歡迎電郵至 enquiries@10life.com

Whatsapp icon
Whatsapp icon
WeChat icon
WeChat icon
Enquiry icon Close icon
置頂
Whatsapp icon
Whatsapp icon
WhatsApp
WeChat icon
WeChat icon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