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ead Start for your Children - Savings Insurance for Overseas Education (Chinese Article)
12 Aug 2020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Twitter
Share to LinkedIn
Share to Whatsapp
Copy URL
港版國安法立法再次燃起香港人移民熱潮,但舉家移民資金門檻非常高、也要重新適應新環境,實在談何容易,所以不少父母退而求其次,考慮讓子女到外國升讀大學,作為將來海外就業或移民的踏腳石。不過往外國升學的學費及生活費也很高,「孝順」的中產父母或需及早儲錢,所謂「教育基金」,就是看準這個市場的儲蓄保險。10Life比較市場上教育基金掛帥的儲蓄保險,包括AIA友邦「摯愛孩子」教育計劃、Prudential保誠「童創未來」教育儲蓄保險及恒生「愛·伴您行」教育人壽保險計劃,比較產品如何幫助子女讀大學期間的學費及生活費,以及其整體回報,好讓父母有更明確的預算。
所謂教育基金,通常重點在於應付子女讀大學期間的學費及生活費,所以,大家要留意儲蓄保險在子女18至21歲這4年期間的回報。友邦「摯愛孩子」、保誠「童創未來」及恆生「愛·伴您行」,於子女就讀大學時期,即18,19,20,21歲時(共4年),派發保證金額。
由於海外升學的費用不輕,所以投保人要有足夠的時間去滾存,否則投入的供款就要更多。假設投保人於子女0歲開始供款,根據上述產品提供最接近的供款期作比較,保誠「童創未來」的供款期為10年,友邦「摯愛孩子」需供款8年,而恆生「愛·伴您行」的供款期較短只得5年,以下是產品之回報表現﹕
大學期派發之保證現金與供款總額相若
從上表看,若要得到相同的現金(38萬美元)作為子女18至21歲期間的教育儲備,保誠「童創未來」要求投保人總供款39萬美元,至於友邦「摯愛孩子」及恆生「愛·伴您行」的總供款約34萬美元,不過,後兩者供款期較短,相對的滾存期亦稍長。在子女18至21歲這4年,這些產品均每年派發保證現金,應付教育開支。有趣的是,這些保證現金與供款總額相若。
當然,大家期望儲蓄保險的回報多於供款,這些產品會在投保人退保時給予非保證金額,所以我們還要分析它們的退保價值,才可計算回報。假設投保人在子女21歲時退保(大概大學畢業)﹕
- 於子女21歲時,友邦「摯愛孩子」及恆生「愛·伴您行」只提供退保的選擇,屆時投保人得到非保證回報。至於包含保證及非保證回報的預期內部回報(IRR),恆生「愛·伴您行」就有3.2%,而友邦「摯愛孩子」只有3.0%;
- 若同以21歲退保,保誠「童創未來」預期內部回報(IRR)為3.7%,當中有保證及非保證成份。不過,「童創未來」可讓投保人選擇保留保單,繼續滾存下去,應付其他重要人生階段的開支,這些回報為非保證性質,假如子女於30歲時結婚置業,屆時才退保,預期內部回報(IRR)為4.1%。
海外讀大學 以教育基金究竟要儲幾多錢?
如果我們以上述教育基金,作為為子女準備海外升學的唯一工具,家長又需要儲蓄多少錢?假設於英國、澳洲、美國升讀大學的學費及生活費,現時一年需約40萬至50萬港元,以通脹率2.4%計,若子女今年0歲,視乎供款年期(5至10年),預計現時每月要供2萬多至4萬多港元,才足夠應付子女18至21歲時的將來開支,詳見下表﹕
本文分析了以標榜孩子教育為目標的保險產品,說到底,它們也是終身儲蓄人壽保險,市場也有不少儲蓄保險可作為「教育基金」,由於篇幅有限,將來再談。
10Life比較了市場上多個儲蓄保險產品,大家可以瀏覽我們的《產品解碼器》,了解產品的保證及預期回報。如有疑問,可透過10Life網站內「查詢」及「匿名問問題》,即時得到持牌顧問的回覆。
註﹕
- 以上資訊由10Life提供,僅供參考。
Have an insurance question? Just ask!
- Ask a question anytime, anywhere
- Get response from multiple licensed advisors
- Simply login with Email
ExamplesHow to choose saving insurance?Do I need life insurance?What products cover unknown pre-existing conditions?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Twitter
Share to LinkedIn
Share to Whatsapp
Copy U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