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lse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確定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搜尋文章
熱門搜尋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輸入關鍵字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輸入關鍵字

危疾保險
編輯推介
多重保危疾保額高,投保一定有著數?
2017-09-19
3分鐘閱讀
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基本賠償額的幾倍、甚至十幾倍的賠償!如果您有留意市場上的危疾產品,不難發現賠償額屢創高峰,賠完再保,給予受保人多重危疾保障﹙簡稱「多重保」﹚,在市場宣傳上吸引到不少消費者。隨著醫學發展,危疾患者的康復率及存活率都提高,在康復後日子,亦都希望繼續得到嚴重危疾的保障,造就多次危疾保障產品的需求。當保險顧問向您推薦「賠好多次」的危疾產品時,您又有什麼細節需要留意呢?
危疾之間的等候期
所謂的多次保障,當受保人得到一次嚴重危疾賠償,需於等候期過後,再患上另一個﹙保單定義下的﹚危疾,才可得到賠償。現時,不同種類危疾的等候期通常是1年以上,但部分舊式的危疾產品等候期可能較長。
不保的危疾組合
不同種類的危疾之間可能是相關的,如危疾 A 與危疾 B均有著相同的成因,或者第一次危疾可能增加另一種危疾發生的機會。所以,保險公司可以將危疾分類,限制同一組別疾病的賠償次數;或者,限制危疾的先後次序,意思是,只保危疾A賠償後的危疾B索償,不保危疾B賠償後的危疾A索償。以下是一些有關聯的危疾﹕
- 因為癌症治療,如化療及電療,令癌症康復者有較大機會患上心臟病 1
- 癌症治療導致血管受損,凝血度變高,誘發中風 2
- 心臟病及中風均有相同的成因,如LDL膽固醇偏高、高血壓、糖尿病等 3
在10Life app內,我們會展示不同組合的危疾之第二次賠償,以下是部分危疾產品的情況﹕
多重保VS單次危疾的保費
單次危疾產品只保單次嚴重危疾,賠償過後保障便完結,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相對簡單。但是,「多重保」產品讓受保人享有多次危疾保障,於定價上,「多重保」產品會比只保單次的產品較高,再者,「多重保」產品於市場的時間尚短,現階段相關的實際索償數據亦不多,對保險公司而言,是一個不確定因素,需要調高保費。
雖然「多重保」產品可保多次危疾,但保費較高,消費者因應個人需要,留意產品的性價比,衡量危疾產品是否物有所值。如閣下想更深入了解各大保險公司的多次危疾保障,可於 10Life app 內匿名問問題,即時得到多個持牌保險顧問的意見。
參考資料﹕
1.“Cancer-Related Heart Disease” by 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
2. “Link Found Between Cancer Diagnosis, Stroke Risk” by WebMD.
3. “How Cardiovascular & Stroke Risks Relate” by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免責聲明
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由獲保監局授權持牌保險經紀公司 10Life Financial Limited(保監局牌照號碼為FB1526)營運。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乃根據產品資料、事實陳述以及數據,並以一般消費者作為對象,從而作出數學運算,並不受與保險公司任何形式之合作或所獲得之費用所影響。
10Life平台上之任何資訊(「10Life資訊」),包括但不限於產品比較、產品評分、網誌文章等,旨在向香港特别行政區(「香港」)境内人士發布,所有信息及服務對象為於身處香港境内人士,僅供一般教育及參考用途。10Life資訊無意,也不應被視為對任何保險、金融或投資產品進行受監管建議或專業建議、推薦、批准、認可、邀請或招攬。10Life資訊並沒有考慮閣下之個人需要,閱覽有關資料亦不應被視為正在進行個人合適性評估,且不足以構成任何購買保險產品決定的依據。購買任何保險產品或進行有關保險決定前,閣下應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自行進行研究,及/或尋求持牌保險中介人的獨立及專業意見。10Life資訊是以最大努力從不同渠道收集、驗證、更新而成。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關連人士、代理、董事、職員、員工將不會就有關資料引致的責任、索償或損失負上任何責任,亦概不保證或擔保有關資料之準確性、完整性和適時性。
所顯示保費資料尚未包括保險業監管局收取的保費徵費,並均四捨五入至港元個位數。
如閣下對 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有任何意見,歡迎電郵至 enquiries@10lif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