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確定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當投保個人意外保險後,受保人遇上意外時便可獲得賠償,特別受運動人士歡迎,家長亦常為蹦蹦跳的幼兒投保。10Life今次集中研究個人意外保險在物理治療及跌打方面的賠償,看看在不同情景下能否「Claim得足」,並分別在物理治療及跌打各揀選6款產品,供大家參考。
消費者有時會分不清醫療保險、門診保險及個人意外保險的分別。簡單來說,醫療保險大多要入院才能實報實銷,當意外未必嚴重到要入院,例如扭傷看物理治療或跌打等,便未必能透過醫療保險索償,這時意外保險便可大派用場。部分門診保險囊括物理治療或跌打,但每年限額較低,保費亦比意外保險的為高。
一:物理治療賠償
購買任何保險,都要弄清楚其賠償機制。個人意外保險一般會設有醫療費用限額(Medical Expense),無論是物理治療、跌打或其他受保治療方式,均會全數計算在這個限額當中。舉例來說,假如每宗意外醫療費用限額為20,000港元,投保人看了兩次物理治療,每次1,000港元,並看了一次約800港元的跌打,醫療費用限額便會剩下17,200港元。
10Life假設受保人受傷,需接受8次物理治療,若每次費用為800港元,總費用則為6,400港元,上述條件下都賠得足,則保障率可達100%。以下6款產品的賠償次數最多。
表1:比較6款意外保險物理治療賠償保障(港元)
(假設投保人士為35歲文職人士)
個人意外保險
投保年齡
(歲)
(歲)
每宗意外醫療
費用賠償上限
(港元)
費用賠償上限
(港元)
每次物理治療
賠償費用上限
(港元)
賠償費用上限
(港元)
物理治療最多可賠償次數
(每日一次)
(每日一次)
保障率
物理治療保障評分
首年保費
(港元)
(港元)
個人意外保險
恒生
個人意外保障計劃
個人意外保障計劃
投保年齡
(歲)
(歲)
18-70
每宗意外醫療
費用賠償上限
(港元)
費用賠償上限
(港元)
$10,000
每次物理治療
賠償費用上限
(港元)
賠償費用上限
(港元)
沒有上限
物理治療最多可賠償次數
(每日一次)
(每日一次)
12
保障率
100%
物理治療保障評分
10
首年保費
(港元)
(港元)
$780
個人意外保險
中銀集團保險
人身意外綜合保障計劃 (計劃2)
人身意外綜合保障計劃 (計劃2)
投保年齡
(歲)
(歲)
18-65
每宗意外醫療
費用賠償上限
(港元)
費用賠償上限
(港元)
$25,000
每次物理治療
賠償費用上限
(港元)
賠償費用上限
(港元)
沒有上限
物理治療最多可賠償次數
(每日一次)
(每日一次)
31
保障率
100%
物理治療保障評分
10
首年保費
(港元)
(港元)
$1,500
個人意外保險
萬通
至全面意外傷亡保障計劃
至全面意外傷亡保障計劃
投保年齡
(歲)
(歲)
18-60
每宗意外醫療
費用賠償上限
(港元)
費用賠償上限
(港元)
$60,000
每次物理治療
賠償費用上限
(港元)
賠償費用上限
(港元)
沒有上限
物理治療最多可賠償次數
(每日一次)
(每日一次)
75
保障率
100%
物理治療保障評分
10
首年保費
(港元)
(港元)
$5,000
個人意外保險
保誠
意外加護保#
意外加護保#
投保年齡
(歲)
(歲)
1-70
每宗意外醫療
費用賠償上限
(港元)
費用賠償上限
(港元)
$20,000
每次物理治療
賠償費用上限
(港元)
賠償費用上限
(港元)
$700
物理治療最多可賠償次數
(每日一次)
(每日一次)
15
保障率
88%
物理治療保障評分
8.75
首年保費
(港元)
(港元)
$1,700
個人意外保險
友邦
添意保 (計劃 2)
添意保 (計劃 2)
投保年齡
(歲)
(歲)
18-65
每宗意外醫療
費用賠償上限
(港元)
費用賠償上限
(港元)
$20,000
每次物理治療
賠償費用上限
(港元)
賠償費用上限
(港元)
$700
物理治療最多可賠償次數
(每日一次)
(每日一次)
28
保障率
88%
物理治療保障評分
8.75
首年保費
(港元)
(港元)
$2,588
個人意外保險
友邦
盛年意家保(計劃 2)
盛年意家保(計劃 2)
投保年齡
(歲)
(歲)
18-65
每宗意外醫療
費用賠償上限
(港元)
費用賠償上限
(港元)
$30,000
每次物理治療
賠償費用上限
(港元)
賠償費用上限
(港元)
$600
物理治療最多可賠償次數
(每日一次)
(每日一次)
14
保障率
75%
物理治療保障評分
7.5
首年保費
(港元)
(港元)
$3,800
註:
#18歲以下受保人,每宗意外最高賠償額為16,000港元。
#18歲以下受保人,每宗意外最高賠償額為16,000港元。
從上表可見,意外保除了就每宗意外醫療費用設限外,當中個別治療方式亦會進一步設限。以物理治療來說,個別意外保險會就每次物理治療賠償金額、物理治療最多可賠償次數(每日一次)設有上限。
以友邦添意保(計劃2)為例,其每次物理治療賠償上限為700港元,最多可賠償次數為28次,意味「Claim盡」可索償19,600港元(=700港元 x 28)。由於醫療費用賠償上限為20,000港元,剩下400港元可用於其他治療用途(如適用),例如跌打等。
不過,由於其上限700港元低於我們的假設800港元,所以稍微扣分,保障率僅得88%。
值得留意,大部分意外保險均要求,在接受註冊物理治療師治療前,須先由註冊醫生建議或持有其轉介信。假如消費者為了物理治療開支保障而揀選意外保險,應考慮以下三大事項:
假如消費者為了物理治療開支保障而揀選意外保險,應考慮以下三大事項:
- 是否僅需要物理治療?如果需要多種治療,可能需要更高的醫療費用限額;
- 平日物理治療的費用金額多少?假如較為昂貴,應揀選每次物理治療意外賠償費用不設上限的意外保險;
- 尋求物理治療的頻率幾高?越容易運動出意外,應揀選可賠償次數較高的意外保險;假如頻率不高,賠償次數過多亦得物無所用。
二:跌打賠償
跌打賠償機制與物理治療類同,10Life探討受傷情況下,受保人需接受3次跌打治療,並假設每次跌打費用為300元,總費用為900港元。若果條件全數符合,則產品保障率可達100%。
表2:比較6款個人意外保險的跌打賠償及保費(港元)
(假設投保人士為35歲文職人士,每次跌打費用為300元)
個人意外保險
投保年齡
每宗意外醫療
費用賠償上限
費用賠償上限
每次跌打
賠償費用上限
賠償費用上限
跌打最多可賠償次數
(每日一次)
(每日一次)
保障率
跌打保障評分
首年保費
個人意外保險
Bowtie
觸木保
觸木保
投保年齡
2-55
每宗意外醫療
費用賠償上限
費用賠償上限
$3,000
每次跌打
賠償費用上限
賠償費用上限
$500
跌打最多可賠償次數
(每日一次)
(每日一次)
6
保障率
100%
跌打保障評分
10
首年保費
$744
個人意外保險
友邦
童年意家保
(計劃1)
童年意家保
(計劃1)
投保年齡
2-17
每宗意外醫療
費用賠償上限
費用賠償上限
$25,000
每次跌打
賠償費用上限
賠償費用上限
$600
跌打最多可賠償次數
(每日一次)
(每日一次)
7
保障率
100%
跌打保障評分
10
首年保費
$1,123
個人意外保險
保誠
意外加護保#
意外加護保#
投保年齡
1-70
每宗意外醫療
費用賠償上限
費用賠償上限
$20,000
每次跌打
賠償費用上限
賠償費用上限
$300
跌打最多可賠償次數
(每日一次)
(每日一次)
10
保障率
100%
跌打保障評分
10
首年保費
$1,700
個人意外保險
中銀人壽
摯護動意外保險計劃(計劃1)
摯護動意外保險計劃(計劃1)
投保年齡
5-60
每宗意外醫療
費用賠償上限
費用賠償上限
$1,500
每次跌打
賠償費用上限
賠償費用上限
$300
跌打最多可賠償次數
(每日一次)
(每日一次)
8
保障率
100%
跌打保障評分
10
首年保費
$1,776
個人意外保險
友邦
盛年意家保(計劃2)
盛年意家保(計劃2)
投保年齡
18-65
每宗意外醫療
費用賠償上限
費用賠償上限
$30,000
每次跌打
賠償費用上限
賠償費用上限
$600
跌打最多可賠償次數
(每日一次)
(每日一次)
14
保障率
100%
跌打保障評分
10
首年保費
$3,800
個人意外保險
友邦
豐逸行
(保障組合A)*
豐逸行
(保障組合A)*
投保年齡
18-70
每宗意外醫療
費用賠償上限
費用賠償上限
$120,000
每次跌打
賠償費用上限
賠償費用上限
$800
跌打最多可賠償次數
(每日一次)
(每日一次)
5
保障率
100%
跌打保障評分
10
首年保費
$7,440
註:
*只適用於在職人士
#18歲以下受保人,每宗意外最高賠償額為16,000港元
*只適用於在職人士
#18歲以下受保人,每宗意外最高賠償額為16,000港元
三:部分運動未必受保
相信不少人投保個人意外保險,是擔心因運動受傷而產生的醫療開支,或者外遊時想一試滑雪或潛水等較高風險運動。值得留意,個人意外保險對受保運動設一定限制,大部分都不會保障職業體育運動,一些運動例如滑雪、潛水和跳傘等亦未必受保。
以上述產品為例,以下的運動或意外就不受保。
表3: 意外保險的不保運動及意外
(假設35歲人士投保)
個人意外保險
滑雪
潛水
跳傘
攀岩
登山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鴐駛或乘坐
電單車
非徒步或游泳之
速度競賽或測試
速度競賽或測試
職業體育運動
飛行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個人意外保險
中銀集團保險
人身意外綜合保障計劃
人身意外綜合保障計劃
滑雪
✗
潛水
✗
跳傘
✗
攀岩
✗
登山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
鴐駛或乘坐
電單車
非徒步或游泳之
速度競賽或測試
速度競賽或測試
✗
職業體育運動
✗
飛行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
個人意外保險
恒生
個人意外保障計劃
個人意外保障計劃
滑雪
✗
潛水
✗
跳傘
✗
攀岩
✗
登山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
鴐駛或乘坐
電單車
✗
非徒步或游泳之
速度競賽或測試
速度競賽或測試
✗
職業體育運動
✗
飛行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
個人意外保險
保誠
意外加護保
意外加護保
滑雪
潛水
✗
跳傘
攀岩
登山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鴐駛或乘坐
電單車
非徒步或游泳之
速度競賽或測試
速度競賽或測試
✗
職業體育運動
✗
飛行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
個人意外保險
友邦
添意保
添意保
滑雪
潛水
跳傘
攀岩
登山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鴐駛或乘坐
電單車
非徒步或游泳之
速度競賽或測試
速度競賽或測試
職業體育運動
✗
飛行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
個人意外保險
友邦
盛年意家保
盛年意家保
滑雪
潛水
跳傘
攀岩
登山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鴐駛或乘坐
電單車
✗
非徒步或游泳之
速度競賽或測試
速度競賽或測試
職業體育運動
✗
飛行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
個人意外保險
萬通
至全面意外傷亡保障計劃
至全面意外傷亡保障計劃
滑雪
潛水
✗
跳傘
攀岩
登山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鴐駛或乘坐
電單車
非徒步或游泳之
速度競賽或測試
速度競賽或測試
職業體育運動
✗
飛行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
個人意外保險
Bowtie
觸木保
觸木保
滑雪
✗
潛水
✗
跳傘
✗
攀岩
✗
登山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
鴐駛或乘坐
電單車
非徒步或游泳之
速度競賽或測試
速度競賽或測試
✗
職業體育運動
✗
飛行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
個人意外保險
友邦
童年意家保
童年意家保
滑雪
潛水
跳傘
攀岩
登山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鴐駛或乘坐
電單車
✗
非徒步或游泳之
速度競賽或測試
速度競賽或測試
職業體育運動
✗
飛行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
個人意外保險
中銀人壽
摯護動意外保險計劃
摯護動意外保險計劃
滑雪
潛水
✗
跳傘
✗
攀岩
登山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鴐駛或乘坐
電單車
非徒步或游泳之
速度競賽或測試
速度競賽或測試
✗
職業體育運動
✗
飛行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
個人意外保險
友邦
豐逸行
豐逸行
滑雪
潛水
跳傘
攀岩
登山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需使用繩索或導軌)
鴐駛或乘坐
電單車
非徒步或游泳之
速度競賽或測試
速度競賽或測試
職業體育運動
✗
飛行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以乘客身份乘搭民航機除外)
✗
四:職業
除了年齡,職業亦會影響個人意外保險的保費,甚至該職業不受保。保費水平大致按以下4類工種由低至高排列,第一是室內而非體力勞動工作,例如文職、行政人員、教師、醫生及律師等專業人士;第二是室內或室外而需少量體力勞動工作,例如銷售人員、餐飲業人士等;第三是室內或室外而需體力勞動工作,例如貨車司機、髮型師及廚師等;最後是高風險職業,例如地盤工人、送貨員、記者及紀律部隊等。
不過,每間保險公司對職業的劃分均不同,投保前宜仔細研究受保範圍或詢問相關保險公司。
最後,個人意外保險並非愈便宜必然愈好。意外始終屬於意料之外,受傷次數或治療時間或超過預期,投保人應關心保障程度。除了物理治療或跌打,部分意外保險還包括中醫針灸和脊醫等的保障,甚至有住院現金等。明智的消費者還是要親自比較,揀選合適自己的產品,或尋找專業保險顧問查詢。
註:
- 以上保費資料更新至 2022年7月20日,並未包括保險業監管局收取的保費徵費。
- 本文最後更新日期: 2022年7月20日。
免責聲明
10Life 產品評級和評分由10Life Financial Limited(獲保監局授權持牌保險經紀公司,保監局牌照號碼為FB1526)所制定。10Life 產品比較和10Life保險評分乃根據產品資料、事實陳述以及數據,並以一般消費者作為假設對像,從而作出數學運算,並不受與保險公司任何形式商業合作或所獲得費用影響。 10Life平台上之任何資訊(「10Life資訊」),包括但不限於產品比較、產品評分、網誌文章等,僅供一般教育及參考用途,並不構成或意圖構成任何受監管建議、保險、金融、投資或其他專業建議、推薦、核准、認可、邀約、銷售保險、金融或投資產品。10Life資訊並沒有考慮閣下之個人需要,閱覽有關資料亦不應被視為正在進行個人合適性評估,亦不足以構成任何購買保險產品決定的依據。購買任何保險產品或進行有關保險決定前,閣下應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自己進行研究,及/或尋求持牌保險中介人的獨立及專業意見。10Life資訊是以最大努力從不同渠道收集、驗證、更新而成。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關連人士、代理、董事、職員、員工將不會就有關資料引致的索償或損失負上任何責任。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亦概不保證或擔保有關資料之準確性、完整性和適時性。 如閣下對10Life產品評級和評分有任何意見,歡迎電郵至 enquiries@10lif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