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lse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搜尋文章
熱門搜尋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輸入關鍵字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輸入關鍵字
醫療健康

右下腹痛等於盲腸炎?認識盲腸炎的疼痛位置、症狀、成因及治療方法

2025-11-19 5分鐘閱讀
盲腸炎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話:「食完飯唔好跑,會盲腸炎!」但究竟盲腸炎是什麼?右下腹痛就一定係盲腸炎嗎?其實,盲腸炎是常見但又容易被誤判的急症。本文將深入解析盲腸炎的疼痛位置、常見症狀、成因及治療方法,幫大家分清楚何時要警覺求醫。

甚麼是盲腸炎?

盲腸炎(Appendicitis)又稱闌尾炎,是指位於右下腹、連接大腸起始部位的一段細長管道——盲腸(闌尾)發炎。雖然盲腸本身功能不大,但一旦阻塞或感染,就會引起嚴重炎症,若不及時治療,更可能破裂,引發危險併發症。

急性vs慢性盲腸炎

急性盲腸炎是最常見的類型,屬於外科急症,發病速度快,通常在 24 至 48 小時內症狀急劇惡化。初期疼痛多從肚臍周圍開始,隨後轉移至右下腹(即「麥氏點」位置),並逐漸加劇。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引致闌尾穿孔、腹膜炎或敗血症,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急性盲腸炎多需緊急手術切除盲腸,以防併發症出現。

而慢性盲腸炎比較罕見,通常是急性盲腸炎未完全康復或長期輕度阻塞所致。症狀往往持續時間長,甚至可間歇性發作數星期至數年。初期症狀通常為輕微或隱隱作痛,疼痛集中於右下腹,有時會伴隨腹脹、噁心、食慾不振或輕微發燒。
由於症狀不明顯,常被誤認為腸胃炎或腸易激綜合症,診斷難度較高,需要透過超聲波或電腦掃描(CT)確認。

盲腸炎的常見症狀

患者會感到:

  • 肚臍或上腹部出現疼痛,數小時後轉移至右下腹
  • 走動、咳嗽或翻身時,疼痛會明顯加劇
  • 食慾不振、噁心、嘔吐
  • 輕微發燒或體溫持續上升
  • 腹脹、放屁減少、便秘或腹瀉

盲腸炎的疼痛位置

盲腸位於右下腹,所以多數患者的疼痛會集中在這一區。不過,在初期時,疼痛常由肚臍或上腹開始,再逐漸移向右下腹。懷孕期間,由於子宮擴張,闌尾位置會上移,孕婦可能會覺得痛在右上腹或腰側。

盲腸炎會引發哪些併發症? 

如果盲腸炎未能及時治療,有可能引起嚴重感染。以下是兩種常見併發症:

闌尾穿孔

當盲腸持續發炎、腔內壓力上升時,闌尾壁可能破裂,細菌隨即擴散至腹腔,引致腹膜炎。患者會出現劇烈腹痛、腹脹、高燒及噁心等症狀,腹部可能變得僵硬。若不即時手術清除感染,細菌有機會進入血液,導致敗血症或器官衰竭。

腹腔膿腫(膿袋)

若盲腸破裂後,身體會嘗試將感染區域包圍 形成膿袋。患者可能持續發燒或右下腹疼痛。醫生通常會以導管引流膿液並配合抗生素治療,待感染消退後再進行盲腸切除,以防復發。

小朋友都會有盲腸炎嗎?

盲腸炎在兒童和青少年身上相當常見,特別是 10至20歲的年輕人。由於小朋友未必能清楚表達不適,家長容易誤以為只是腸胃不舒服。 若出現右下腹持續疼痛、發燒、嘔吐或拒食等情況,應盡快帶孩子求醫。醫生會透過觸診或超聲波檢查確認病因。盲腸炎在小朋友身上惡化得較快,及早診斷和治療能有效預防破裂或感染。

盲腸炎的成因

以下是常見的盲腸炎原因:

糞便阻塞(糞石)

腸道內乾結的糞便或鈣化物積聚,形成「糞石」,堵塞闌尾管道,使細菌在密閉環境中繁殖,誘發炎症。

淋巴組織腫大

闌尾附近的淋巴組織因感染或發炎而腫脹,壓迫或阻塞管道,導致腔內積液與細菌滋生。

異物或寄生蟲

食物殘渣或蛔蟲等寄生蟲進入闌尾,可能造成阻塞或刺激黏膜,引起局部發炎。

腫瘤或組織增生

雖屬罕見,但腸道腫瘤或異常組織增生也可能堵塞闌尾,引起慢性發炎或感染。

細菌感染

當闌尾被阻塞後,細菌(如大腸桿菌等)會在內部大量繁殖,導致炎症惡化、產生膿瘍,嚴重時更可能穿破闌尾,引起腹膜炎。

盲腸炎的診斷方式

臨床腹部觸診

醫生會以手輕壓腹部,觀察疼痛的位置、壓痛及反跳痛情況。若右下腹(麥氏點)出現明顯壓痛或反彈痛,通常是盲腸炎的重要指標。

骨盆檢查

針對女性患者,醫生可能進行骨盆檢查,以排除卵巢囊腫、盆腔炎或輸卵管感染等婦科疾病造成的下腹痛。 

影像學檢查:腹部超聲波、CT、MRI

如果臨床症狀仍不明確,醫生會安排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例如腹部超聲波、電腦掃描(CT)或磁力共振(MRI)。

盲腸炎需要做手術?常見的治療方法

抗生素治療

大部分盲腸炎患者仍以手術切除作為主要治療方法,但「抗生素治療」亦成為部分非複雜性病例的替代選擇。如果屬早期或輕微盲腸炎,醫生或會先以抗生素控制感染,並觀察病情是否改善。若症狀惡化或復發,仍需手術切除,以免再次發炎。

盲腸切除手術

盲腸切除手術(又稱闌尾切除術)是治療盲腸炎的主要方法,常見分為兩種:

  • 腹腔鏡手術:在腹部開 1 至 3 個細小切口,放入鏡頭及儀器操作。創傷小、感染風險低、恢復快,是現時最常見的做法。患者一般可於3至5天出院。
  • 傳統開腹手術:在右下腹開較大的切口,適用於盲腸破裂或感染嚴重的情況。雖然傷口較大、康復時間較長,但能更有效清除感染。

手術會在全身麻醉下進行,過程約需30 分鐘至1小時。術後患者通常需住院觀察3至10天,並按醫生指示逐步恢復飲食及活動。

盲腸炎的預防方法

雖然盲腸炎難以完全預防,但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有助降低發炎風險:

  • 多吃高纖維食物:攝取足夠的蔬菜、水果和全穀類,有助促進腸道蠕動,減少便秘及糞石形成。
  • 細嚼慢嚥:用餐時慢慢咀嚼,避免吞入果核、魚骨等硬物,以防異物卡在腸道內。
  • 飯後避免劇烈運動:讓腸胃有足夠時間進行消化,減少對腸道的刺激。
  • 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進食不潔食物,減少寄生蟲或細菌感染機會。

及早設置醫療保障 守護健康

盲腸炎往往來得突然,若病情急劇惡化,可能需要緊急入院甚至手術切除。公營醫療系統資源緊,輪候時間難料。面對急性盲腸炎等突發疾病,選擇私家醫院雖能換取更快的治療,但動輒數萬的手術費用,對患者及家人而言是一筆不輕的開支。及早投保合適的醫療保險,能確保受保人在面對突發疾病如盲腸炎時擁有選擇權 —— 快速獲得治療、在舒適的環境中專心休養 ,而無須為費用而徬徨。市面上醫療保險產品繁多,保障條款亦各有不同。若想更清楚了解哪款產品最符合個人需要,或需要協助解讀保單內容,歡迎諮詢10Life持牌保險顧問,獲取專業規劃建議

常見問題

1.盲腸炎會自己好嗎?


不會。盲腸炎多屬於急性發炎,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惡化導致盲腸破裂,引發腹膜炎或敗血症。即使症狀一度緩解,也可能再次復發,因此應盡快求醫。

2.盲腸切除後對身體有影響嗎?


一般沒有明顯影響。盲腸在人體中功能有限,切除後不會影響腸道消化或吸收功能,大部分患者在康復後可完全恢復正常生活。

3. 手術後飲食要注意什麼?


手術後初期應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如白粥、湯麵等,避免油膩、辛辣及高脂食物。隨著傷口癒合和腸胃功能恢復,可逐步恢復正常飲食。

4. 手術後多久可以恢復?


視乎手術方式而定。腹腔鏡手術一般於 1 至 2 星期內可恢復日常活動;開腹手術則可能需3至4星期。期間應避免提重物或劇烈運動,並按醫生指示覆診。

 

延伸閱讀
【MRI價錢比較2025】一文睇晒磁力共振檢查收費、顯影劑副作用

 

參考資料: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 如何確診盲腸炎?有什麼治療方法?
Mayo Clinic 闌尾炎
領康醫療 盲腸炎的症狀、治療和診斷方法
醫管局 盲腸切除術

本文最後更新日期:2025年11月17日

10Life 編輯團隊

團隊成員由一群資料搜集員組成,主力保險相關資訊研究。

10Life 編輯團隊

團隊成員由一群資料搜集員組成,主力保險相關資訊研究。

免責聲明

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由獲保監局授權持牌保險經紀公司 10Life Financial Limited(保監局牌照號碼為FB1526)營運。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乃根據產品資料、事實陳述以及數據,並以一般消費者作為對象,從而作出數學運算,並不受與保險公司任何形式之合作或所獲得之費用所影響。

10Life平台上之任何資訊(「10Life資訊」),包括但不限於產品比較、產品評分、網誌文章等,旨在向香港特别行政區(「香港」)境内人士發布,所有信息及服務對象為於身處香港境内人士,僅供一般教育及參考用途。10Life資訊無意,也不應被視為對任何保險、金融或投資產品進行受監管建議或專業建議、推薦、批准、認可、邀請或招攬。10Life資訊並沒有考慮閣下之個人需要,閱覽有關資料亦不應被視為正在進行個人合適性評估,且不足以構成任何購買保險產品決定的依據。購買任何保險產品或進行有關保險決定前,閣下應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自行進行研究,及/或尋求持牌保險中介人的獨立及專業意見。10Life資訊是以最大努力從不同渠道收集、驗證、更新而成。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關連人士、代理、董事、職員、員工將不會就有關資料引致的責任、索償或損失負上任何責任,亦概不保證或擔保有關資料之準確性、完整性和適時性。

所顯示保費資料尚未包括保險業監管局收取的保費徵費,並均四捨五入至港元個位數。

如閣下對 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有任何意見,歡迎電郵至 enquiries@10life.com

Whatsapp icon
Whatsapp icon
WeChat icon
WeChat icon
Enquiry icon Close icon
置頂
Whatsapp icon
Whatsapp icon
WhatsApp
WeChat icon
WeChat icon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