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lse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搜尋文章
熱門搜尋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輸入關鍵字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輸入關鍵字
醫療健康

蕁麻疹應對指南 一文了解初期症狀、如何止痕

2025-10-20 5分鐘閱讀
蕁麻疹

春夏轉季,氣溫忽冷忽熱,皮膚突然痕癢、並冒出大片風癩?這很可能是「蕁麻疹」(俗稱「風癩」)作怪。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發作時令人痕癢難耐。到底蕁麻疹的初期症狀為何?患者需要求醫嗎?又應如何止癢?本文將全面剖析蕁麻疹的成因、初期症狀、治療方法以及預防復發的要點,以助讀者更有效地識別和應對此類過敏反應。

誘發蕁麻疹的原因是什麼?

誘發蕁麻疹的原因眾多,部分患者可能一次便能明確找出誘因,而有些人則需反覆觀察並作記錄。以下是幾類較常見的觸發因素:

  • 食物過敏:例如海鮮、堅果、雞蛋、牛奶等。
  • 藥物反應:例如布洛芬(Ibuprofen)、阿士匹靈(Aspirin)、抗生素等。
  • 昆蟲叮咬或感染:例如傷風感冒、肺炎、幽門螺旋菌感染等。
  • 物理刺激:例如溫差變化、陽光曝曬、劇烈運動、流汗等。
  • 內在因素:例如精神壓力、情緒波動、荷爾蒙變化等。
  • 潛在疾病:例如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或慢性炎症。
  • 腸道健康:例如腸道菌群失衡。

蕁麻疹的初期症狀有哪些?

蕁麻疹的發作往往來得突然,部分患者在毫無預警下,皮膚便會開始發紅、痕癢,甚至伴隨腫脹不適。儘管如此,蕁麻疹的初期發作仍有一些典型症狀可循:

  • 皮膚變化:皮膚會突然出現紅色或接近膚色的風團。
  • 風團形態:風團大小不一,形狀不規則。
  • 嚴重痕癢:患處會感到非常痕癢,搔抓後範圍或會擴大。
  • 皮膚觸感:皮膚表面會輕微隆起,觸感或會稍硬。
  • 血管性水腫:部分患者或會伴隨眼部、嘴唇等黏膜組織腫脹,此情況稱為「血管性水腫」(Angioedema)。
  • 短暫性:風團通常在數小時至24小時內自行消退,且不留疤痕。

蕁麻疹何時需要就醫?

雖然大多數蕁麻疹個案會於數小時內自行消退,但有時它亦可能是嚴重過敏反應的警號,切勿忽視。若出現以下情況,建議立即求醫:

  • 症狀持續:症狀持續多天仍未紓緩。
  • 嚴重過敏症狀:出現喉嚨收緊、呼吸困難、舌頭或嘴唇腫脹等嚴重過敏反應(Anaphylaxis)的徵兆。
  • 藥物或疫苗反應:懷疑症狀由疫苗或藥物引發。
  • 影響生活質素:蕁麻疹反覆發作,已影響日常生活及睡眠質素。
  • 治療效果不彰:接受治療後效果未如理想,或需調整用藥方案。

及時求醫能有效避免病情惡化,以保障個人健康。

如何紓緩蕁麻疹不適?

除了藥物治療外,蕁麻疹發作時亦應注意以下護理事項,有助紓緩不適及預防復發。

  • 冷敷患處:有助於紓緩痕癢與腫脹感。可將濕毛巾冷敷,或以冷水輕輕沖洗,尤其在症狀初起時效果更為顯著。
  • 避免搔抓:搔抓會刺激皮膚釋放更多「組織胺」(Histamine),導致風團範圍擴大,甚至引發皮膚破損或感染,應盡力克制。
  • 保持皮膚乾爽,避免以熱水洗澡:熱水會刺激血管擴張,可能加劇症狀。建議以溫水快速淋浴即可。

蕁麻疹的治療方法

蕁麻疹雖然常見,但發作時往往令患者相當困擾。要有效治療,首要步驟是判斷其屬於短暫的急性發作,還是反覆出現的慢性問題,再根據嚴重程度制訂相應的治療方案。

急性蕁麻疹:以快速紓緩為主

對於急性蕁麻疹,醫生通常會建議使用一些常見的非處方抗過敏藥,例如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或氯雷他定(Loratadine)。這些藥物能有助減輕皮膚的過敏反應,紓緩痕癢及紅疹。若情況較為嚴重,例如風團範圍廣泛、痕癢劇烈或影響睡眠,醫生或會處方藥效更強的抗組織胺藥,甚至在短時間內配合使用口服類固醇,以迅速控制發炎反應。

慢性蕁麻疹:需長期管理

慢性蕁麻疹的特點是反覆發作,其成因往往與體內免疫系統失衡有關。此類患者除了服用常規的抗組織胺藥外,治療方案還可能包括:

  • 高劑量抗組織胺藥:長期用以調節過敏反應。
  • 口服類固醇:主要用於控制急性發作,但因副作用較多,不建議長期使用。
  • 生物製劑:例如抗IgE(免疫球蛋白E)藥物,專門針對治療效果不彰的慢性蕁麻疹,能從根源抑制免疫系統中的異常反應。

及早配置醫保應對突發更從容

蕁麻疹雖然常見,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是嚴重的過敏反應,甚至需要緊急就醫或住院治療。如果已經配置了合適的醫療保險,在面對突發情況時,可以入住私家醫院,無需擔心高昂的醫療費用,省卻在公立醫院排隊的時間,盡快獲得合適的治療。

如欲了解更適合自身情況的保障計劃,歡迎咨詢 10Life 持牌保險顧問,獲取中立、可靠的建議。

相關文章:
經常心悸、心跳亂? 認識心房顫動 即睇症狀與治療方法
什麽是鼻竇炎?了解鼻竇炎症狀、成因、種類與治療方法

參考資料:
Mayo Clinic. 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
Saudi German Hospital. 蕁麻疹:癥狀、原因和治療選擇

 

本文最後更新日期:2025年10月20日

如何預防蕁麻疹復發?

要有效控制蕁麻疹,除了藥物治療,日常護理亦同樣重要。配合以下措施,不但能提升治療效果,更有助於長遠穩定病情,減低復發機會。

  • 避免進食致敏食物:例如海鮮、堅果、雞蛋及奶類製品等,均是常見的致敏食物。建議可透過記錄飲食日誌,以找出並避開潛在的致敏原。
  • 穿著寬鬆透氣的衣物:以減少對皮膚的摩擦及刺激。建議選擇純棉質料的衣物,觸感更為舒適,有助保持皮膚乾爽。
  • 遠離已知的誘發因素:例如高溫環境、猛烈陽光、壓力、特定藥物,或金屬、化學物質等接觸性致敏原。應盡量避免身處於容易誘發症狀的環境。
  • 保持作息規律與情緒穩定:充足的睡眠、規律的作息以及良好的壓力管理,均有助於穩定免疫系統功能,從而降低復發風險。

蕁麻疹是否會傳染?

蕁麻疹不會傳染。 它是由免疫系統異常反應引發的皮膚疾病,主要與過敏、個人體質及環境因素有關,而非病毒或細菌等病原體所致,因此不具有傳染性。換言之,即使與患者密切接觸或共用物品,也不會被傳染。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感染(例如傷風、感冒)本身是會傳染的,而這些感染有機會成為誘發蕁麻疹的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別人可能從患者身上感染到的是傷風或感冒,而不是蕁麻疹本身。因此,若蕁麻疹發作時伴隨發燒、喉嚨痛等感染症狀,便應及時求醫,以確診及處理根本的感染問題。

什麼是蕁麻疹?

蕁麻疹(又稱風疹塊、風癩)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常表現為皮膚突然出現紅色、腫脹、痕癢的風團。這些風團大小不一,形狀不規則,通常在24小時內會自行消退。

急性蕁麻疹

急性蕁麻疹發作迅速,通常由藥物、食物、昆蟲叮咬或感染等外在刺激所引發。大多數病例在數小時至數天內痊癒;由於症狀明確,故較容易追蹤誘因,並於其後避免接觸。

慢性蕁麻疹

慢性蕁麻疹指症狀反覆發作超過六星期,其成因或與免疫系統失衡、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甲狀腺問題),或腸道微生態失衡有關。其治療週期較長,有時需時數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緩解。

10Life 編輯團隊

團隊成員由一群資料搜集員組成,主力保險相關資訊研究。

10Life 編輯團隊

團隊成員由一群資料搜集員組成,主力保險相關資訊研究。

免責聲明

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由獲保監局授權持牌保險經紀公司 10Life Financial Limited(保監局牌照號碼為FB1526)營運。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乃根據產品資料、事實陳述以及數據,並以一般消費者作為對象,從而作出數學運算,並不受與保險公司任何形式之合作或所獲得之費用所影響。

10Life平台上之任何資訊(「10Life資訊」),包括但不限於產品比較、產品評分、網誌文章等,旨在向香港特别行政區(「香港」)境内人士發布,所有信息及服務對象為於身處香港境内人士,僅供一般教育及參考用途。10Life資訊無意,也不應被視為對任何保險、金融或投資產品進行受監管建議或專業建議、推薦、批准、認可、邀請或招攬。10Life資訊並沒有考慮閣下之個人需要,閱覽有關資料亦不應被視為正在進行個人合適性評估,且不足以構成任何購買保險產品決定的依據。購買任何保險產品或進行有關保險決定前,閣下應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自行進行研究,及/或尋求持牌保險中介人的獨立及專業意見。10Life資訊是以最大努力從不同渠道收集、驗證、更新而成。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關連人士、代理、董事、職員、員工將不會就有關資料引致的責任、索償或損失負上任何責任,亦概不保證或擔保有關資料之準確性、完整性和適時性。

所顯示保費資料尚未包括保險業監管局收取的保費徵費,並均四捨五入至港元個位數。

如閣下對 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有任何意見,歡迎電郵至 enquiries@10life.com

Whatsapp icon
Whatsapp icon
WeChat icon
WeChat icon
Enquiry icon Close icon
置頂
Whatsapp icon
Whatsapp icon
WhatsApp
WeChat icon
WeChat icon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