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lse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搜尋文章
熱門搜尋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輸入關鍵字
文章主題
專欄作者
輸入關鍵字
編輯推介
醫療健康

港人北上睇醫生?一文看懂中國內地醫療及社保系統

2025-07-24 5分鐘閱讀

隨著愈來愈多港人北上生活、工作或旅遊,甚至退休後選擇到大灣區長住,對內地的醫療需求亦隨之增加。在香港,大家習慣預約私家診所或到公立醫院排期;來到內地,可能會被「三甲醫院」、「社保卡」、「醫保報銷」這些陌生名詞搞得一頭霧水。

病人應該去社區的小診所,還是去大型醫院?「醫保」又能幫到多少?港人又能否享用這份保障?其實,要到內地看病,需要了解兩大問題:第一,去哪裡看病(醫療機構系統);第二,看病的錢誰來付(社會醫療保險系統)。本文為大家拆解內地的醫院體系,以及最重要的內地「醫保」是如何運作。 

去哪裡看病?——內地的「三級醫院」網絡

中國內地醫療機構按功能、任務、設施條件等,分為三個等級,「三級甲等醫院」(三甲醫院)是目前等級最高的醫院,擁有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和最優秀的醫療團隊,可提供高水準的專科醫療服務。而香港居民可在醫院現場掛號,也可預約掛號,預約方式包括電話、網上、微信、手機APP及現場預約。

內地的醫療機構包括以下3類:

  • 公立醫院:分為3個等級,一級為社區(街道)醫院,二級為縣級(區級)醫院,三級為市級醫院。以深圳為例,「三級甲等醫院」包括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深圳市人民醫院等。
  • 民營醫院:由社會而非政府出資興辦的衞生機構。
  • 外資醫院:由外商投資成立的衞生機構。 

病的錢誰來付?—— 覆蓋全民的「醫保」

中國內地的社會保險體系由「五險」構成,即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醫保)、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其中,「醫保」是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通過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繳費建立資金池,亦是市民常用到的一環。而「社保卡」就是市民享受這些保障的關鍵憑證 ,在看病買藥時,它是用來即時結算和報銷的「醫療卡」。  

內地醫保之一:為「打工仔」而設的城鎮職工醫保

這是為在內地工作的僱員(包括港澳台人士)及退休人員設計的醫療保障。其繳費方式與香港的強積金相似,由僱主和僱員按月共同向醫保基金供款。具體收費上,醫保費是按僱員的工資(設有上下限,稱為「繳費基數」)為基礎,由雙方按比例共同承擔,普遍原則是僱主佔大多數。

這份保險的保障相對全面,根據國家醫保局的數據,政策範圍內的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約84%。它不僅覆蓋住院大病,也兼顧普通門診、急診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近年醫保藥品目錄持續擴大,許多過去昂貴的進口標靶藥、創新藥物在經過國家談判後也被納入報銷範圍。

另外,當繳費達到地方政府規定的累計年限後(各地標準不同,一般為20-30年) ,員工退休後便無需再繳費,可終身享受醫保報銷待遇。

內地醫保之二:給「其他人」的城鄉居民醫保

這個制度覆蓋範圍很廣,包括農村居民、城鎮的非從業居民、在校學生兒童,以及已辦理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的未就業港澳台居民和在內地就讀的港澳台大學生,目標是確保社會全民皆有基本保障。

城鄉居民醫保採用按年繳費制度,根據2024年數據,個人繳費為每人每年不低於400元人民幣,而政府補貼則為每人每年不低於670元人民幣。

保障水平方面,居民醫保相對基礎,但足以應付基本醫療需求。根據官方數據,其政策範圍內的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約68%,為無業者、長者和學生提供了一張可靠的醫療安全網。 

在不同情況下,香港人可以買哪些種類內地社保? 

基本原則是「有工作跟單位,無工作跟居住地」。對於長期在大灣區居住但未就業的港人,需要辦理一張「港澳台居民居住證」以獲得當地居民醫保資格。 

情況香港人可以購買的內地社保種類
內地工作必須依法參加全部「五險」,包括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內地靈活就業經營可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內地居住(未就業)憑港澳台居民居住證,可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內地升學按規定參加高等教育機構所在地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在內地沒有固定工作的港人,如何購買醫保? 

對於港人想在內地享受醫療服務,可考慮購買內地醫保,除了在內地工作之外,亦可以靈活就業方式購買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如果只有「港澳台居民居住證」,亦可以購買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以下為靈活就業人員的4個類別:

1.個體經營者
2.非全日制從業人員
3.新就業形態人員(包括依託電子商務、網絡約車、網絡送餐、快遞物流等新業態平台實現就業,但未與新業態平台相關企業建立勞動關係的從業人員)
4.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靈活就業人員

但不管是購買哪一種醫保,港人都需要先辦理居住證。辦理居住證方面,需要居住滿半年(在內地工作已經可以直接購買醫保,不需要居住證,所以這裡僅考慮滿足居住條件)。這也就意味著,港人需要在內地買房、租房或者與內地親屬同住半年後,才能辦理居住證購買醫保。

除了居住證以外,港人還需要辦理內地的銀行卡,之後可填寫醫保申請表,在網上預約當地社保局辦理,或者在指定的網頁、APP進行線上辦理。 

到內地生活或需要跨境醫療  港人需要另買醫保?

截至2023年底,中國內地基本醫保參保人數約13.34億人,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對於在大灣區生活的港人來說,這意味著可以享受到龐大保障網絡的便利。

不過,在內地「看病貴」問題未完全解決,因為醫保並非100%全包,有自付額(起付線)和上限(封頂線),部分進口藥物仍需自費。對於追求更高保障的港人,可以考慮在內地醫保的基礎上,額外購買一份商業醫療保險作為補充。 

延伸閱讀:
北上求醫成趨勢 一文比較跨境醫療保險
【中港兩地走】病左點算好? 即睇跨境門診保險比較

備註:具體政策以當地政府最新公布為準,建議在參保前諮詢當地醫保局或稅務部門獲取最新、最準確的資訊。 

本文最後更新日期:2025年7月24日

10Life 編輯團隊

團隊成員由一群資料搜集員組成,主力保險相關資訊研究。

10Life 編輯團隊

團隊成員由一群資料搜集員組成,主力保險相關資訊研究。

免責聲明

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由獲保監局授權持牌保險經紀公司 10Life Financial Limited(保監局牌照號碼為FB1526)營運。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乃根據產品資料、事實陳述以及數據,並以一般消費者作為對象,從而作出數學運算,並不受與保險公司任何形式之合作或所獲得之費用所影響。

10Life平台上之任何資訊(「10Life資訊」),包括但不限於產品比較、產品評分、網誌文章等,旨在向香港特别行政區(「香港」)境内人士發布,所有信息及服務對象為於身處香港境内人士,僅供一般教育及參考用途。10Life資訊無意,也不應被視為對任何保險、金融或投資產品進行受監管建議或專業建議、推薦、批准、認可、邀請或招攬。10Life資訊並沒有考慮閣下之個人需要,閱覽有關資料亦不應被視為正在進行個人合適性評估,且不足以構成任何購買保險產品決定的依據。購買任何保險產品或進行有關保險決定前,閣下應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自行進行研究,及/或尋求持牌保險中介人的獨立及專業意見。10Life資訊是以最大努力從不同渠道收集、驗證、更新而成。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關連人士、代理、董事、職員、員工將不會就有關資料引致的責任、索償或損失負上任何責任,亦概不保證或擔保有關資料之準確性、完整性和適時性。

所顯示保費資料尚未包括保險業監管局收取的保費徵費,並均四捨五入至港元個位數。

如閣下對 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有任何意見,歡迎電郵至 enquiries@10life.com

Whatsapp icon
Whatsapp icon
WeChat icon
WeChat icon
Enquiry icon Close icon
置頂
Whatsapp icon
Whatsapp icon
WhatsApp
WeChat icon
WeChat icon
WeChat
AI 醫保助手